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脑海绵状血管瘤

26岁女性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2次出血症状加重,这次该如何应对?

栏目:脑海绵状血管瘤|发布时间:2023-12-26 09:22:57 |阅读: 1209次|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2次出血

  “请问巴教授然后一个问题,术后康复有哪些不可以做,比如像我喜欢滑雪运动,手术后还可以继续吗?”

  闲暇时喜欢约上几个朋友去户外运动

  较大的爱好是较限运动,

  滑雪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为她的生活注入了激情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

  心态阳光、乐观的女生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咨询详情,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却在4年前查出

  ——左侧颞叶、基底节区出血!

  2019年,刚刚20岁出头的珺珺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检查结果让一家人大吃一惊——左侧颞叶、基底节区出血。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住院输液、止血、营养神经治疗。住院一个月后,病情稳定,又去做了康复治疗,历时约四个月。

  此后四年,珺珺每年复查一次核磁共振,未见海绵状血管增大,右侧肢体运动功能也在逐渐好转,但右手拇指、食指、中指麻木感持续存在,微笑时右侧嘴唇有点歪,右侧肢体整体力量不如左侧。2023年10月,珺珺发现右侧手指僵硬加重,无法握笔写字,还出现嗜睡、昏睡、头痛、头晕,右侧肢体功能变差,行走时感觉膝关节晃动,用手机打字时感觉右手反应也很慢、不灵活。

  虽然上述症状有所好转,但四肢功能仍比以前差,而且感觉精力也不如10月份之前。

  如果不开刀的话,虽然现在活蹦乱跳没啥影响,但是一旦再次出血,这个肿瘤就像一个炸弹,随时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果从此只能小心翼翼的生活,这对于珺珺来说生活又有何意义,下一步又该如何治疗?

26岁女性基底节海绵状血管瘤2次出血症状加重

  巴教授回答在的患者影像12月18日核磁报告中显示右侧有一个3.2毫米的信号影,这个是否是病灶?会不会出血?

  INC巴教授远程评估结果

  这是一个有明确手术指征的病例,因为海绵状血管畸形体大,自2019年以来曾有过出血,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而且可以通过左侧外侧裂远端顺利进入。此外,新的出血合并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是准备手术的另一个充分理由。

  1.根据目前资料,教授认为对患者来说较佳治疗方案是什么?需要手术还是可以继续观察?

  较佳治疗方案是完全切除海绵状血管瘤,这在本病例中可以很好地做到。持续观察是可行的,但这意味着将治疗推迟到未来的某个时候,而且没有人能准确评估在此期间(如果患者选择等待)是否会发生新的出血--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切除率几乎为全切,由于位置相当有利(虽然位于脑深部),因此切除率很高。由于不涉及皮质脊髓束,手术风险很小。手术后很可能不需要不同治疗。我认为4-6周后病人就可以恢复到以前的活动状态。复发率并非为零,但在这种情况下复发率较低(可能为1%)。

  2.术后伤口完全恢复后,是否可以做滑雪、跳舞、滑翔伞、潜水等剧烈运动?

  是的,我希望病人以后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包括体育等全部活动。她还可以结婚生子,这也是年轻女性患者考虑的一方面。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