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后还会二次出血吗?针对于此,Home等人对检索到的39项相关研究进行严格的筛选,较终人组了6项研究,纳人了有完整个人数据的1620例患者,是目前例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自然史研究,研究发现,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相对于其它颅内部位海状血管瘤,其5年内发生症状性出血的机会明显增加,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机会增加更加明显。
无症状性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起病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5年出血率为8.0%,以症状性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起病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5年再出血率为30.8%,5年内发生再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的比率为50.7%,年龄、性别及是否多发均不是再出血的独自危险因素。但此研究并未将患者病死率及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率做为终点事件进行研究。
Taslimi等人在另一篇关于海绵状血管瘤自然史的meta分析中共纳人了25项分析,针对出血的定义,是否发生于脑干及计算方法等因素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其结果认为海绵状血管瘤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出血率,2年内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其后的再出血率在其进行meta回归模型中,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年初次出血率为2.8%(2.5%-3.3%),再次出血率为32.3%(19.8%-52.7%),与Home等人的研究相似,该研究也未能明确年龄、性别、是否多发、病变的大小,是否伴有静脉畸形及怀孕等因素与出血率是否相关。
Li等对331名未予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了长期(平均6.5年)的随访观察,这项研究除了对出血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外,还对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随访,研究发现无再出血、1次再出血、1次以上再出血的神经功能障碍完全恢复率分别为37%、17.7%和11.4%,198例患者神经功能(59.8%)好转,109例(32.9%)保持稳定,24例患者(7.3%)加重。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一旦出血需要手术吗?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由发育不良的血管窦样组织所构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少量出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表现为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干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好发部位,根据文献报道,4%-35%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干。脑干有成年人的拇指大小,其中密布神经核团及纤维束,而且位置深在,曾被视为手术的禁区。发生于脑干的海绵状血管瘤—旦出血,可引起较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面瘫、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头晕、复视等颅神经功能障碍,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肢体瘫痪、麻木等传导束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者长期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对患者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而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也存在的较大的风险,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神经外科医生往往面临着两难的境地。近十年来,随着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自然史不断了解,显微解剖、神经影像、导航及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手术技术、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就是少数术者中的一员,他的手术理念支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自然病史提示及时正确的处理以防止再出血较为关键,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好转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专注脑干手术30多年、上千台成功脑干手术记录,多年的钻研和手术成功经验成就了巴特朗菲教授当之无愧的国际颅底、脑干手术教授。综合其300多例手术经验,INC巴教授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经验要点总结如下: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就是少数术者中的一员,他的手术理念支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自然病史提示及时正确的处理以防止再出血较为关键,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好转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专注脑干手术30多年、上千台成功脑干手术记录,多年的钻研和手术成功经验成就了巴特朗菲教授当之无愧的国际颅底、脑干手术教授。综合其300多例手术经验,INC巴教授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治疗经验要点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