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脑瘤 > 神外百科 >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是指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因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颅骨骨折或颅骨局部变形而造成血管损伤出血所致。

硬脑膜外血肿概况

  硬脑膜外血肿是指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因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颅骨骨折或颅骨局部变形而造成血管损伤出血所致。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头伤后发生短暂昏迷,醒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再次发生昏迷,并有脑疝表现。其发生率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占2-3%,在颅内血肿中占25-30%,大多数为急性者和单发性血肿。硬脑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为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之一,治疗效果与及时诊治密切相关。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预后多属良好,否则将导致脑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死亡率约为10%。

硬脑膜外血肿病因

  其形成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血肿开始为新鲜血液和血块,为时较久形成硬膜外肿,一般于6~9天即有机化现象,由硬膜长入纤维细胞并有薄层肉芽包裹且与硬膜及颅骨粘连。小血肿可以完全机化,大血肿则囊性变内贮褐色血性液体。

硬脑膜外血肿症状

  常见症状:头皮下血肿、意识障碍、头痛、烦躁不安、瞳孔异常、恶心、呕吐、遗尿

  1.大多数头部外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多有局部头皮伤。

  2.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

  3.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出现病理性呼吸。

硬脑膜外血肿检查

  1.颅骨X线平片

  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大多数显示颅骨骨折。

  2.CT扫描

  CT检查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成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常伴颅骨骨折和颅内积气。

  3.MRI

  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血肿的信号强度改变,与血肿的期龄有关。急性期,在T1加权像,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在T2加权像血肿呈现为低信号。在亚急性和慢性期,在T1和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此外,由于血肿占位效应,患侧脑皮质受压扭曲,即脑回移位征。与颅骨内极距离增大,脑表面(皮质)血管内移等提示脑外占位病变征象,得出较明确诊断。

硬脑膜外血肿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适应证如下:

  (1)病人意识无进行性恶化。

  (2)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或原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进行性加重。

  (3)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

  (4)除颞区外大脑凸面血肿量<30ml,颅后窝血肿<10ml,无明显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5mm)、环池和侧裂池>4mm,GCS评分大于8分,没有局灶损害症状的患者。

  治疗方法基本同脑挫裂伤。但特别需要严密动态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行头颅CT复查。若发现病情变化或血肿增大,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的颅内血肿。

  (2)CT扫描提示明显脑受压的颅内血肿,中线移位大于5mm。

  (3)幕上血肿量>30ml、颞区血肿量>20ml、幕下血肿量>10ml。

  (4)病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

  硬脑膜外血肿在颅内血肿中疗效最好,目前死亡率已降至10%左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①诊治延误,脑疝已久,脑干发生不可逆损害;②血肿清除不彻底或止血不善,术后再度形成血肿:③遗漏其他部位血肿;④并发严重脑损伤或其他合并伤。

硬脑膜外血肿并发症

  1.大多数头部外伤后出现短暂性昏迷,多有局部头皮伤。

  2.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躁动,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失语等。

  3.再次昏迷并加深,幕上血肿时,血肿侧瞳孔先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呼吸和脉搏减慢,血压升高。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和出现病理性呼吸。

硬脑膜外血肿术后

  1.对头部受伤的病人要提高警惕,不管伤重伤轻,都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一般作X线头部摄片、CT检查就可明确诊断。急性病情者应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2. 本病病人如果处理得当,不伴发严重并发症,预后均较好。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国内脑瘤患者治疗新选择,足不出户听取世界神经外科大咖前沿诊疗意见不是梦。关注“INC国际神经科学”微信公众号查看脑瘤治疗前沿资讯,健康咨询热线400-029-0925,点击立即预约在线咨询直接预约INC国际教授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