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据报道不同种族的年龄调整发病率相似,但女性的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生命的七十岁和八十岁达到高峰;这些肿瘤在儿童中少见。目前估计,全部脑膜瘤中有83%是通过显微镜证实的。1985年至1999年间,经诊断和未经诊断确诊的脑膜瘤发病率均有所增加;平均而言,未确诊脑膜瘤的发病率以每年4.1%的速度增加(95%CI 2.5-5.6),这可能反映了磁共振成像等改进成像技术的使用增加,以及通过观察或初次放疗而不是手术干预治疗脑膜瘤的数量增加。在诊断确诊的脑膜瘤中,没有发现类似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年平均百分比变化差异。
病因及危险因素
除了年龄增加,与脑膜瘤风险相关的较一致的因素是暴露于电离辐射;许多其他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风险因素已被研究,但结果尚无定论已经研究的一些因素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激素的使用、手机的使用以及遗传变异或多态性。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既往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癫痫)、职业铅接触、个人染发剂使用、射频/微波电磁场暴露、吸烟、头部创伤和过敏。对于大多数这些因素,要么与脑膜瘤风险无相关性,要么与不一致的相关性已被报道。这些研究中的许多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合格标准和暴露测量存在差异,使得研究之间的重复性很困难。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暴露,是脑膜瘤较重要的获得性的危险因素。
与散发型脑膜瘤相比,电离辐射诱导性脑膜瘤,更常表现为多发性和非典型性。
→放疗时:脑组织有过暴露。
常见的临床场合有:
①对胶质瘤进行放疗②对头颈部肿瘤进行放疗③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进行预防性全脑全脊髓照射。
在这些场合里,很多病例的潜伏期都超过了20年。一项研究纳入了4000多例接受过颅脑照射的儿童期癌症幸存者,发现他们40岁前发生脑膜瘤的累积风险为5.6%~12%。累积发病率较高的群体是5岁以前即被初次诊断为癌症并接受了放疗的患者(10%);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性别和辐射剂量增加。
→附带辐射暴露:
①头癣: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曾使用低剂量照射治疗头癣。一项分析纳入了11,000多例以放射治疗头癣的儿童,发现其脑膜瘤的发病率是对照人群的7倍,平均潜伏期为36年。
②牙科X线片:几项研究报道,频繁拍摄牙科X线片会增高脑膜瘤的风险。纵观多项研究,多次X线摄影检查和儿童期辐射暴露引发脑膜瘤的风险较高,主要是在拍摄牙片的剂量高于目前的年代。
③诊断性头部CT:儿童期暴露于诊断性头部CT也可能增加脑膜瘤的风险。
④原子弹暴露:现已观察到,在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那些接收的辐射剂量较高者、和暴露时较年轻者中的脑膜瘤发病率升高更为。
遗传易感性
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施万细胞瘤病患者,较能体现出脑膜瘤的遗传易感性。
约半数2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存在脑膜瘤,且常见多发性脑膜瘤。此类患者的发病率随年龄升高,其发生脑膜瘤的终生风险可能高达75%。
激素因素
一些方面的研究证据提示,激素因素可能在脑膜瘤的发生中起到作用:
→青春期后女性的脑膜瘤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比值在生育高峰年龄段较高,在更年长的成人中则降低。
→高剂量环丙孕酮:环丙孕酮是一种有抗雄激素作用的孕激素制剂,累积剂量增加时,脑膜瘤风险小幅升高。该药禁用于有脑膜瘤病史者,用药者确诊脑膜瘤后应停药。
其他因素
→乳腺癌:据报道,乳腺癌女性的脑膜瘤风险中度升高,而在有脑膜瘤病史的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也有类似增加。
→肥胖:几项大型观察性研究显示,体重指数与脑膜瘤呈正相关,比值比为1.4-2.1。可能是因为肥胖者的雌激素和其他生长因子水平较高。
肥胖也是多种其他肿瘤的明确危险因素,包括:食管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和乳腺癌。
→头部创伤:脑膜瘤患者更清楚地记得头部创伤史,这可能在部分研究中造成偏倚。
→使用手机:鉴于电离辐射后发病的潜伏期较长,可能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才能得出使用手机和脑膜瘤有无关系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