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脊索瘤

手术治疗脑脊索瘤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栏目:脊索瘤|发布时间:2019-12-02 18:24:46 |阅读: |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在美国和欧洲每年每百万人中约有一例发生(分别约为每年300例和450例),在中国14亿人口中,每年大概为1400例新增患者。脊索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大约为6-7年,原发肿瘤沿着位于斜坡和骶骨之间的轴向脊柱生长,并从残留的胚胎脊索发育而来,约三分之一发生在颅底(Occiput)。

脊索瘤

  手术治疗脑脊索瘤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脊索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要多切除。切除率的高低决定了患者的预后,如果脊索瘤手术切除率过低,术后再次复发是肯定的,复发后虽可以再次做手术切除,较终因为肿瘤侵犯脑干鞍区,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患者难免死亡。所以对于脊索瘤的手术切除,一个前沿的手术方法和一个好的医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前沿的手术方法可以让手术难度变小,而经验丰富、手法高超的医生可以在避免损伤其他正常神经组织时,让手术切除率更高,创伤更小。

  手术治疗脑脊索瘤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在脑脊索瘤手术中,主要有显微外科手术和神经内镜手术。在国内外,显微外科手术已经经过几十年的临床验证,是神经外科经典的手术,目前,国内手术显微镜主要依靠德国进口,德国制造享誉国际。在手术显微镜下做手术,组织被放大,不仅能看清手术野肉眼看不清的细小组织,而且还有立体感,因而有利于外科医生精确地解剖、切开和缝合各种组织。

  对于脑脊索瘤显微外科手术,国际颅底肿瘤手术教授巴特朗菲教授是擅长的,巴特朗菲教授在术中核磁、神经导航等高复杂设备的辅助下,其脑脊索瘤平均切除率达到了90%以上。在国内,一位95后小姑娘雯雯(化名)身患桥前斜坡脊索瘤,斜坡位置的脊索瘤手术难度较大,难以切除干净,较易复发。雯雯在国内一次手术后仍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残留,效果不理想,而国内医生告知二次手术风险太大,建议保守治疗。后经过INC的联系,找到了巴特朗菲教授,巴特朗菲教授为雯雯实施了从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脑干实施广泛解压切除术,手术很成功,手术切除率达到了95%以上。

治疗脑脊索瘤

雯雯脊索瘤影像图

  手术治疗脑脊索瘤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脑脊索瘤的切除,除了显微外科手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就是神经内镜手术了。神经内镜手术技术是国内近二十年才流行起来的手术,相比于显微外科手术,神经内镜手术不用开颅,属于微创手术,创伤更小,现在技术已经成熟,深受患者青睐。神经内镜手术被誉为神经外科微创时代较具代表性的手术,其借助细巧的内镜,可以让景深更近、视角更宽广,在对一些偏远、折角的位置,也能够清晰显示。让内镜手术完全在直视下操作,在确定切除率的基础上,又能保护正常组织。由于神经内镜手术技术流行的时间并不长,很多神经外科医生都不熟练,再加上需要两人同时配合才能操作,让其手术难度变高了不少。但国际神经外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2013年至今)Froelich教授,其发明内镜手术“筷子手法”的出现,改变了神经内镜手术目前的窘境,让原本需要两人操作的仪器,现在只需要一个人来操作,的解决了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配合问题,让手术风险更低,在兼顾较高的切除率同时,又可以很好的避免神经损伤。

  巴特朗菲教授、Sebastien Froelich教授都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顾问团成员,与INC共同致力于国际神经外科的提高、发展。另外国内患者如想寻求巴特朗菲教授、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及其所在医院的国际前沿治疗,可通过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获得国际远程咨询及出国治疗的相关帮助。在12月21日,Sebastien Froelich教授还将来华参加中外神经学术交流,在华期间,国内脊索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等神经外科患者还可以在INC中国上海代表处,与Sebastien Froelich教授面对面交流,得到国际前沿的咨询意见。

  参考文献:1. McMaster ML, Goldstein AM, Bromley CM, Ishibe N, Parry DM. Chordoma: incidence and survival pattern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3-1995.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01;12:1-11. doi: 10.1023/A:1008947301735.

  2. Chugh R, Tawbi H, Lucas DR, Biermann JS, Schuetze SM, Baker LH. Chordoma: the nonsarcoma primary bone tumor. Oncologist. 2007;12:1344-1350. doi: 10.1634/theoncologist.12-11-1344.

  3. Shen J, Li CD, Yang HL, et al. Classic chordoma coexisting with benign notochordal cell rest demonstrating different immunohistological expression patterns of brachyury and galectin-3. J Clin Neurosci. 2011;18:96-99. doi: 10.1016/j.jocn.2010.03.066.

  4. Salisbury JR, Deverell MH, Cookson MJ, Whimster W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embryonic notochords: clu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chordoma. J Pathol. 1993;171:59-62. doi: 10.1002/path.17117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