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团队这几年来接触了许多的脑干肿瘤患者,有赴德手术成功全切的、有咨询后建议保守治疗的,有直接建议保守治疗的,也有不少地方医院医生建议放弃治疗而后经INC国际专家手术而获愈的,同样是脑干肿瘤,为什么有的无法手术恶化快,有的可以全切后治愈呢?这背后的玄机都有什么?是手术治愈,还是容易恶化?为何会这样“同病不同命”?脑干肿瘤如何区别预后?
作为人体“司令部”,大脑掌控着我们从思维意识到动作行为的生理及心理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脑瘤治疗及预后要点
1.病变良性,有明确肿瘤边界,生长很慢,和脑组织黏连不严重,如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放化疗无效,只能手术,国际前沿的手术治疗可以全切而治愈
2.病变良性,有较清楚边界,肿瘤黏连脑组织较轻、生长速度较慢,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手术为主,全切或大部分切除可以获得很好生存预后
3.病变恶性,往往浸润性生长,肿瘤边界不清,难以手术大部分切除,手术难度大或不作为常规,也容易复发,如胶质瘤3-4级,弥漫中线胶质瘤、DIPG等
4.病变虽然较恶性,肿瘤有边界,呈局限性、固有性或外生性生长,手术可有临床意义,解除占位效应缓解神经功能恶化及取病理活检、基因检测为后续化疗、靶向治疗甚至临床新药提供支持。
全切意味着这个肿瘤得有边界,沿着边界切除,全切没啥难的。弥漫低级别胶质瘤没有边界,因此也就没有了全切的概念。
为啥没有边界呢,因为没有很好的手段来确定边界。目前磁共振是诊断胶质瘤较常用的手段。
而当肿瘤细胞密度大于500个/mm3时磁共振才能显示出来,意味着,肿瘤细胞密度小于500个/mm3时磁共振显示不出来。也就是在磁共振正常的区域也有肿瘤细胞,具体有多大范围,有多远,三维空间分布都不知道。从这个角度讲,全切是个伪命题。没有边界也不意味着就要妥协,并不是就无所作为。
比如,至少要把磁共振显示异常的区域尽可能全去掉吧(与功能区重叠除外)。若肿瘤在非功能区,尽可能大的切除,酌情切到解剖边界。也就是达到了顺利前提下的较大水平切除。
因此,有了胶质瘤手术中脑功能边界的概念,我们可以一直切到功能边界再停止手术。这样才是较大顺利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