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复发快吗?多久会复发?

栏目:松果体区肿瘤|发布时间:2020-04-29 15:35:51 |阅读: 1958次|

  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通常局限于大脑,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在3.5%左右,多见于青少年群体以及儿童,好发部位是鞍区以及松果体区,其中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是难治。

松果体肿瘤

图片来源:https://human-memory.net/pineal-gland/

  松果体,传说中人类的“三只眼”。许多不同的远古传说中都提到过,大脑中间有一个能接收心灵感应意念和视觉信息的腺体。这个只有豌豆大小的松果状腺体,被称为脑上腺或松果体。

  在现代医学中,松果体是一个负责合成和分泌褪黑激素的内分泌腺,靠近脑组织的中央区域。而正是由于松果体位于大脑中央区域,导致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治疗变得困难,手术难以切除干净,药物也难以越过血脑屏障到达靶点。一旦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治疗不够完全,复发是迟早的事。那么,未治疗完全的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复发快吗?一般多长时间会复发?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复发快吗?对于这个问题,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神经外科学院前主席、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James T.Rutka教授表示,肿瘤之所以会复发,原因之一是原来的治疗并没有完全清除全部肿瘤细胞,留下的肿瘤细胞重新长成新的肿瘤;也有可能是原先的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悄悄地生长成肿瘤。而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多长时间会复发,没有具体的数据,相关报道,在脑瘤复发率系列分析中,一次复发后无二次复发的生存概率5年是58%,10年是44%。而在二次复发病例中,近一半是发生在一开始复发后2年之内。一般来说,患者治疗时残留的肿瘤越多,复发就越快。另外,就是看患者治疗时的严重程度,越到晚期治疗,越难治疗,治疗后复发的概率也更大,也会更快的复发。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如何治疗更好?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咨询详情,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目前国际上关于松果体生殖细胞瘤治疗方式是比较多的,包括放射疗法、化疗、手术切除、临床试验、靶向治疗等,在这众多的治疗方式中,手术切除、放射疗法、或手术加放疗是更能获益的。

  1、手术:手术是松果体生殖细胞瘤的优选,也主要用来治疗复发的生殖细胞肿瘤。当手术不能完全切除肿瘤时,应在手术后接受化疗或放疗,以杀死任何剩下的癌细胞。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一种癌症治疗,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类型的辐射杀死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生长。常用的放疗方式为立体定向放疗,其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在颅骨上附加一个刚性的头部框架以保持头部不动,放疗机器将单次大剂量的辐射直接对准肿瘤以达到消灭的目的。一般来说,放射治疗是辅助治疗或者二选择,但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对放射治疗反应良好,患者也可作主要治疗方式。但对大脑进行放射治疗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选择放疗时需谨慎。

  3、化疗:化疗主要使用药物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或者杀死癌细胞,或者阻止癌细胞分裂。当化疗通过口服或注射到静脉或肌肉时,药物进入血液并能到达全身的癌细胞(全身化疗),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化疗收益并不大。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利用药物或其他物质攻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与化疗和放疗相比,靶向治疗对正常细胞的伤害更小。

  5、临床试验: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参加一个临床试验可能是更好的治疗方法。临床试验是癌症研究过程的一部分,其以确定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是否顺利、合适或优于标准处理。今天许多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法都是建立在早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的,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接受标准治疗,也可以是首批接受新治疗的患者之一。

  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复发快吗?总而言之,导致脑瘤患者出现复发的因素众多,不同的治疗,治疗的早晚都会影响复发时间。患者应该尽早治疗,选择水平更高、成功经验更丰富的医生和医院才是避免脑肿瘤复发的主要方法。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