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旁脑膜瘤起源于大脑镰,约占全部颅内脑膜瘤的5-9%。库欣从外科手术的角度将大脑镰旁脑膜瘤与矢状窦旁脑膜瘤区分开来,报道大脑镰旁脑膜瘤常被覆盖的大脑皮层所掩盖,而矢状窦旁脑膜瘤则较浅表。根据肿瘤的半球、前后位置和皮层下深度的不同,半球间皮质或凸性皮质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一种新的镰状脑膜瘤分类方法被提出,根据其在大脑半球的主要位置,根据其生长情况选择同侧或对侧入路。大脑镰旁脑膜瘤可根据其与前、中、后三分之一矢状窦的关系进行分类。这代表了一个定位的标志和牺牲前三分之一窦的可能性以防肿瘤侵袭。在手术操作中,到达上矢状窦的皮质桥静脉也可能受到威胁。相关动脉(胼胝体周围、胼胝体周围)可与这些脑膜瘤粘连,这些脑膜瘤常从镰状体获得重要的血管供应。虽然对侧入路治疗镰状或旁镰状病变并不新鲜,但使用内窥镜检查以克服视力限制的方法尚未见报道(图1)。大脑镰旁脑膜瘤严重么?大型镰状脑膜瘤的内镜辅助手术
A术前t1加权矢状面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镰状轴外病变,对周围结构有肿块影响;B术后t1加权矢状面显示肿瘤切除后的切除腔;C术前t1加权冠状位加钆显示左侧额叶增强对比度镰状核病变及额叶皮层覆盖,提示镰状脑膜瘤;D术后t2加权冠状面显示切除空腔,实质形态恢复正常
神经内镜技术说明
内窥镜是一种带有小型相机的仪器,允许外科医生看到体内。它是一个细管,较后有一个镜头和一个灯 - 镜头将图像传递给外科医生的视线,而添加光线是因为大脑内部很暗。
使用内窥镜和不同手术器械的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小的切口执行复杂的手术。内镜手术在大脑和脊柱中特别有用,称为神经内镜手术。
神经外科医生欣赏神经内镜手术,因为它倾向于干扰少的健康组织,其较低的并发症率和优异的结果。神经内镜手术是神经外科的一项,它需要神经外科医生接受专门的培训。
设计早期内镜是为了让医生在消化道(两端),泌尿道,甚至是子弹的进入伤口内一瞥,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取。
神经内镜手术优势
高清视野无死角
如今神经外科手术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用高清屏幕看的“神经内镜手术”, 这相当于直接打开了大脑“房门”,走进了房间,能把房间的每个角落都看清楚。相对比视野受限的显微镜手术,使用神经内镜可以获得比显微镜更近的景深、更宽广的视角,即使是偏远、折角的位置,神经内镜也能清晰显示,这就能让神经外科医生看得更清楚,内容更多,这将为手术者的临床准确操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神经内镜可谓是现代科学技术带给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慧眼”。
创口小,
传统的颅内肿瘤开颅手术切口都比较大,对于垂体瘤等脑肿瘤患者而言,开颅通常都会留下一个十几公分的切口,切口大就会出血多,同时增加了术中的风险。传统显微经鼻手术同样也创口大的弊端。
而神经内镜手术的魅力和优势在于能通过狭小的通道到达深处的病变组织,不但不用开颅,出血量少,还能利用鼻腔的天然通道,顺畅自然地到达手术区域进行手术,较大水平避免了对于鼻腔内结构的骚扰,使传统经鼻蝶入路的创伤降低到较低程度,从而实现了的“微创”。
手术得以更准确、更顺利
神经内镜技术是近年来微侵袭神经外科领域中的新进展,是引导神经外科手术在三维空间定位、精确设计手术入路、从而尽可能地完整顺利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手术的顺利性和准确性,减少重要功能区脑组织的损伤。
经蝶窦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国际教授
国际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家Sebastien Froelich教授
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是国际神经外科内镜手术专家,他对于脊索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都有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了克服脊索瘤的颅底基础方法、鼻内镜和下鼻甲联合皮瓣修复扩大鼻内入路后大面积颅底缺损的手术方法。Sebastien Froelich教授擅长神经内镜鼻内入路的颅底肿瘤切除,针对垂体瘤、脊索瘤、复杂脑肿瘤等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高难度位置的微创手术。其内镜手术“筷子”操作方式不止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更是使肿瘤患者有了更好的预后效果。
国际神经内镜专家Henry W.S. Schroeder教授
Henry W.S. Schroeder教授是德国以及国际神经内镜专家,在国际神经外科学界享有盛名。据悉,神经内镜设备,全国用的几乎都是德国生产的Storz的神经内镜,这些手术方式都是西方国家方面出来,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设计了相关的手术设备,小儿神经内镜Lotta内镜就是国际上较出名的神经内镜器械之一,该设备是由Schroeder教授在2004年发明的,并用自己的女儿Lotta的名字命名的。
Henry W.S. Schroeder教授经常受邀参与国内多场研讨垂体瘤、脑膜瘤等神经外科肿瘤疾病诊治的学术盛会,并经常作为特邀讲师指导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开展垂体瘤、脑膜瘤等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培训,普及神经内镜手术在国内的应用,与国内神经外科专家共同交流进步。